四时秋海棠属秋海棠中最为罕见和最通俗的品种,喜阳光,稍耐荫,怕严寒。常白粉病、叶枯病外,茎腐病也是莳植进程中比拟罕见。
病原及病发纪律:
该病由真菌中的立枯丝核菌侵染而至。此菌在泥土内或病株残全上存活越冬;当气温适合(约在20-24摄氏度),湿度较大时,病害起头爆发。普通春季病发较多;阴雨天或浇水过量、泥土含水量高时,病发严峻。
病症:
首要风险茎部,也可侵染叶片。病株在近空中的茎基部,最后呈现水渍状暗色小斑,并逐步扩展成不法则形大斑,棕褐色软腐。病构造缩短下陷。当病斑环切茎部时,植株则倒伏灭亡,叶片受侵染后,引发暗绿色水渍状圆斑。叶柄被侵染则变褐色并腐臭。在湿润前提下,病部可见红色丝状物,病斑干涸后,其上呈现棕褐色粒状物,这些便是病原菌的菌丝及菌核。
防治体例:
1、增强莳植办理 病害产生遍及或严峻的花园,应选用无机质含量丰硕的新土,或用塘泥、河泥改换旧盆土,以防止病原菌不时堆集。施用田舍肥要充实腐熟,浇水要适当,以在削减病发。
2、药剂防治
可采用泥土消毒或植株喷药等体例。泥土消毒可选用五氯硝基苯或多菌灵,每平方米用药5-6克。植株喷药可选用65%敌克松600-800倍液,或用高锰酸钾14200-1500倍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