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皮云杉叶锈病散布在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云南、四川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台湾、青海等省(区)。自八十年月末期,在黑龙江省的伊春市汤旺河、乌伊岭、新青等林区风行成灾。自然幼壮云杉林、野生云杉幼林,和苗圃1~4年生的云杉幼苗都受到为害。幼林沉痾株次年提早抽芽或不抽芽,枝梢长度逐年延长,成长阑珊。
病症
普通6月下旬红皮云杉昔时生嫩叶上出现淡黄色的段斑,其上成行摆列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,即病原菌的性孢子器,小点顶部有淡黄色密滴珠。很多天后在性孢子器之间或劈面,发生桔黄色微隆起椭圆形,或长条状锈孢子器。病叶逐步变为淡黄色,密生桔黄色锈孢子器,病发严峻的林分了望全部树冠显现一片枯黄色。锈孢子器成熟后,包被膜持续分裂,飞散出黄色粉状的锈孢子,9~10月份病叶干涸零落。
病原
杜鹃金锈菌(Chrysomyxa rhododendri De Bary)是长轮回型糊口史转主寄生锈菌。在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阶段寄生在红皮云杉(Picea koraiensis)昔时新叶上,偶然也生在鱼鳞云杉上。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阶段寄生在兴安杜鹃叶上。
性孢子器生于嫩叶皮层下,黄褐色丘形小点,直径0.15~0.24mm,高0.1~0.13mm,内含受精丝和性孢子,其顶部排泄蜜汁。性孢子为长椭圆形。无色,巨细为5.1~8.3μm×3.1~4.6μm。
锈孢子器桔黄色,扁长柱形,长0.5~1.1mm,宽0.3~0.5mm,高0.8~1.2mm,锈孢子卵圆形,桔黄色,串生,巨细为 20.3~27.5μm×16.8~22.4μm。外表具有疣,电镜下可见外表分为疣区和滑腻区,疣呈塔形,平顶刺疣,滑腻区似“U”字型,占孢子外表积约1/4~1/3摆布。
夏孢子堆散生或麋集生于叶背表皮下,后外露,尖塔形,有似包被。基部直径0.3~1.5mm,高1.2~2.0mm。夏孢子广椭圆形,桔黄色,串生,具疣,巨细为21.2~28.7μm×17.0~21.5μm。
冬孢子堆扁圆形,初生于叶表皮下后外露,棕白色,直径0.3~0.5mm,有的相连会合成大冬孢子堆。冬孢子单细胞,无色、滑腻,短圆柱形,串生,巨细为10~20μm×10~16μm。冬孢子串链长达40~80μm,疏松地团结成堆。
担孢子鲜黄色,不法则圆形,外表具有短平顶疣,疏密不均,巨细为22.0~24.7μm×16~21μm。
发生纪律
1.侵染轮回:病原菌以夏孢子阶段的菌丝在常绿灌木兴安杜鹃叶上越冬,病部叶外表呈暗棕白色病斑,第二年春逐步发育。5月下旬~6月上旬,构成微隆起暗棕白色冬孢子堆。6月中、下旬冬孢子成熟,在适合的湿度前提下,萌生发生担孢子。担孢子随风传布,侵染云杉昔时生嫩叶。云杉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病发显病症。7月中旬至8月下旬,锈孢子器持续成熟分裂,开释锈孢子。锈孢子随风传布,侵染兴安杜鹃。在叶背发生桔黄色夏孢子堆,夏孢子成熟飞散反复侵染杜鹃。秋末,以夏孢子阶段菌丝过冬。
2.风行前提:此病原菌在我国是1928年在辽宁省凤凰山初次发明,现散布天下10个省分,但都未引发云杉叶锈病风行成灾。因为阔叶红松林大批采伐,寄主红皮云杉自然更新和野生更新的比例大批增添,中间寄主兴安杜鹃大批滋生遍山散布。病原菌颠末几十年,也大批堆集,是以具有了锈病风行的根基前提。终究在适合的景象形象前提下,云杉叶锈病进一步成长舒展风行成灾。
3.病害与光照的干系:自然红皮云杉幼、壮林,出格是散布在公路两侧平展、河谷地上,受光照时候较长的云杉林分病重,能够是云杉属阳性树种不宜永日照,导致抗病力削弱。
4.病害与林分类型的干系:云杉纯林比各类云杉混交林病发重,普通在统一登时前提下,幼林比壮龄林重。
鱼鳞云杉比红皮云杉有较强的抗病性,自然鱼鳞云杉很少病发。
防治体例
1.断根中间寄主削减侵染源:在兴安杜鹃着花后,实时连根革除,出格是苗圃四周。
2.营建云杉与其余树种的混交林。
3.苗床上用塑料薄膜做拱棚,间接隔绝病原菌的侵染,侵染期事后撤消拱棚,能够收到杰出的防病结果。
4.苗圃和野生幼林在侵染期内,实时喷药剂防治,可用97%敌锈钠0.25%的药液,加上0.2%洗衣粉或20%的粉锈宁200倍,每隔10~15天喷一次,持续2~3次。
消息中间